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2010/1/20 11:43:54    新闻来源: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三峡库区经济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2009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如何实现三峡库区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谋划好库区后续工作划,构建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效益分享机制,建立移民利益表达、平等协商和矛盾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维护好广大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在经济上享受应有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和谐稳定的新型库区。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库区生态安全,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大自然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全面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既要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缓解水库上游及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压力,保护水库水质及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重庆库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占重庆市的一半,可GDP总量仅占全市的30%。重庆市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库区。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优化库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库区城集镇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对加快湖北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土地垦殖系数高,面临着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库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超荷承载。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匮乏,有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水库175米蓄水淹没大量耕地以及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使本来已很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库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

    (二)水质安全潜在隐患,环境污染严重。据中科院调查,到2010年,重庆市排放的废水将达到24亿吨(含约100万吨污染物),加上上游排放的20多亿吨废水,每年流入三峡水库的废水达40多亿吨。随着水库蓄水,尤其是在冬,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水库内的水体流速减缓,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将加重局部江段水质污染,甚至威胁到一些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地。此外,水库消落区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升降幅度达30米,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同时,库区每年排放的生活垃圾约300万吨,工业废弃物约500多万吨;库区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三)地质安全受到威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一定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加剧了人类在库区的开发活动,难免对库区地质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水库蓄水后,绝大部分老滑坡体的中前部将处于175米水位之下,江水的侵蚀作用和反复交替消落上涨,可能会诱发危岩崩塌、部分古滑坡复活和新滑坡体产生。与此同时,库区部分峡谷的近景景观受到蓄水影响,库区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没,需要做好库区景观保护和开发规划,并加大对地面和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

    (四)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目前,库区相当一部分搬迁重组企业经济实力不足,进一步发展十分困难;库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同时,库区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乏。人才匮乏将会增加库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本与难度,其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库区各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库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加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当前,要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防治并举,把保护放到优先位置,绝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边治理边破坏;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百万移民安稳致富相结合,把“治山、治水、治污、治穷”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水库周边生态屏障区建设,抓紧研究消落区治理方案和相关措施;坚持把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力度,优先安排水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建立健全库区水质预警预报及监测子系统。同时,加快进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和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水库蓄水后生态变化规律研究,努力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库区新型产业体系。在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库区实际,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由高碳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向集约环保的发展方式转变。要创新库区新型产业发展的思路,将生态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库区发展具有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的产业,鼓励产业向移民城镇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集聚,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的库区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政策和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一批生态型、环保型、密集型、效益好的项目。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等生态服务业。努力构建库区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四)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长江流域多个省(市)、国家多个部门,跨学科、跨领域,是事关库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构建综合协调机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指导下,建立省(市)、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联动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其次,要制定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结合库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要素,研究提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确定不同类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有针对性地指导库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再次,要加快建立库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为辅,政府、社会、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库区因生态环境保护而造成的经济发展机会损失,体现发展机会的公平。第四,要改革完善政绩考评机制。建立健全环境问责制度,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硬政绩;试行“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评价体系,把资源、环境、民生等纳入考核内容,使原来主要关心经济增长速度,变为全面关心经济、资源、环境、民生的协调发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