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120台微水电落户四川凉山州助力当地碳减排
2011/4/25 8:55:49    新闻来源:新浪环保
 
  改善彝族同胞生活水平,并实现年减排873.6吨CO2,保护25.56公顷大熊猫栖息地。

  “这下子我们能有电用了!”淳朴的瓦里觉乡依达村村民阿约石博盯着在水力带动下迅速转动的微水电机,高兴地说:“以后我们再也不愁找不到柴火做饭、烤火了!”

  4月22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凉山彝族同胞聚居区里,哗哗的流水声和村民们的掌声交织在一起,悦耳动听。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三井物产环境基金合作的微水电项目,共为申果庄区域的彝族同胞修建120台这样的“电家伙”,通过减少薪柴消耗,减少碳排放,保护森林,保护国宝大熊猫和人类共有的家园。

  由于地处偏远,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至今未通电。村民主要靠柴油或煤油灯照明;以薪柴为主要燃料,用“三锅桩”煮饭、煮猪食及取暖。薪柴燃烧产生大量对村民健康极为不利的粉尘、烟雾;另一方面,薪柴消耗量大,需要采伐大量的林木,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不良影响。

  微水电为当地社区及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大贡献。据介绍,平均每台微水电每年可减少17.5立方米薪柴消耗,相当于保护了0.213公顷(3.2亩)森林,整个微水电项目每年能使25.56公顷(384亩)大熊猫栖息地免遭砍伐。通过减少薪柴砍伐保护森林吸收的CO2以及减少薪柴燃烧排放的CO2,平均每台微水电每年可减排CO27.28吨,项目建成的120太微水电每年则能减排CO2873.6吨左右。

  瓦里觉乡依达村的一位受益妇女阿苏阿牛木说: “没有微水电的时候,我们每年花很多的时间砍柴、背柴,可是砍这么多的柴还是不够用;没有电,我们只能用煤油灯照明、用‘三锅桩’煮饭,烟雾熏得睁不开眼,每天早晨起床鼻孔内都是黑黑的一层。现在好了,我们不用愁没有柴火烧了,可以点电灯、用电煮饭,条件好的还能看上电视,家里的娃娃也有电灯照明看书了!”

  2010年7月至2011年初,经过半年多的测试和调整,项目试点的微水电运作正常,达到预期标准。目前,在WWF、申果庄自然保护区以及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微水电相续建成,越来越多的彝族同胞能够用上电灯、电饭煲和看上电视。

  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局副局长吉克巫勒表示:“早在2005年,我们就开始跟WWF在凉山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通过一系列的保护项目,凉山山系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进行的微水电项目不仅提高了彝族聚居区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还加深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友谊,大大促进了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WWF(中国)项目实施副总监凌林表示:“微水电项目本身是一个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项目。通过‘以电代柴’及减少森林砍伐,微水电项目不仅能提高彝族同胞的生活水平,还能保护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免遭进一步破坏。WWF正在尝试一种创新性的可持续保护资金筹集机制,通过国际碳减排市场,利用黄金标准(GS)、自愿减排(VER)和清洁发展机制(CDM)等,将项目产生的碳减排指标进行交易,所获收益返回于今后社区微水电维护管理以及新项目的开发中,让更多的保护项目可持续性地运作下去。”

  背景信息:

  四川省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大熊猫、扭角羚、林麝、小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以及红豆杉、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申果庄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的马鞍山、美姑大风顶、黑竹沟、马边大风顶及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相连形成凉山山系大熊猫保护网络。在地理位置上,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对凉山山系大熊猫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