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2011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举行
2011/9/19 8:51:44    新闻来源:
  9月13~15日,2011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邀请美国、英国、日本、匈牙利、印度等5个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科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科普工作者等近300人参加。大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任大会主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主持。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开幕式

  程东红在开幕词中充分肯定了20年来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了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研究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决策的指导意义。她指出,从1992年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国共开展了8次全国性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结果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制定、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带动了地方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研究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以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为核心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科普理论研究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普理论研究工作者,加强了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提升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当前,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出相应的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方法和调查结果的表现方式等是应该解决的实际问题。程东红希望,在未来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与教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以及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等问题的研究,发挥好科普理论研究的先导性作用,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国科普理论研究事业的发展。

  本次论坛有11人作大会报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围绕如何促进科研与科普有机结合、建立完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普研究中心理事长徐善衍教授以“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反思”为题分别作主旨发言。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乔.米勒作《美国公众理解科学调查的发展与趋势》报告,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任定成的报告题目为《规矩与方圆:初论以科学规范作为设计公民科学素质标准的基础》,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教授马丁.鲍尔作《公众理解科学—从素养到许可》的报告,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何薇对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20年进行回顾与展望,日本科技振兴机构科学传播专家Masataka Watanabe介绍日本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情况,印度国立科学传播和信息资源研究所研究员Surjit Singh对印度大学生理解克隆生物技术的性别差异性进行深刻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勇进分析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面临的系列挑战,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超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数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大会还设有国际论坛1个,主题论坛5个,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题,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和科普基础理论、政策、资源建设等研究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在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实施20周年之际,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此次论坛,目的是深入总结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广泛借鉴国外经验,汲取最新研究成果,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水平,更好地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服务。

中国科普研究所供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