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利部水电局局长田中兴总结讲话
2011/11/19 11:49:47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水利部水电局局长田中兴在论坛上发表总结性发言。


  田中兴

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史司长,张秘书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先更正一下,不是讲话,也是一个发言,并且这个发言是没有准备的发言,因为接到张博庭副秘书长电话的时候,他讲是看一个科普片,这个科普片是水电和减灾,因为我们是搞水电的,所以我就欣然允诺,我说我来学习。

    今天感觉到不虚此行,确实是学到了好多东西。但是会议安排让我们讲几句,要不讲的话我觉得有点不尊重主持方,我还是领这个任务。既然咱们这个题目是绿色能源科普论坛,是研讨,我想尽管面对这么多专家学者,面对我们这么多媒体朋友,我还是很放松。为什么很放松呢?科普论坛,讨论发言,我们就随便讲,有不周到的地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我觉得绿色能源科普论坛,从绿色这个角度定位好。我们都用绿色来形容一种美好的事务和美好的东西,比方说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形象地看,这个绿色也比较养眼,但是绿色我想它应该有它的内涵。它的内涵归结到能源上,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低碳、环保、和谐、安全,可持续。今天我们聚焦在它的地质灾害上,我想这个就是和安全相关了。

  我们为什么要开发水电?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又非常低。尽管GDP总量世界第二,但我们这种GDP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下实现的高增长,它是粗放式的,所以中央才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均GDP很少,我们还要继续发展,自然要消耗能源。我们的发展又是粗放式的,我们又要消耗能源,又要降低碳排放。这样一来,水电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承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同时又承诺我们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

  从能源的角度看,水电是可再生能源中的主体;从电力结构上说,刚才史司长已经谈到了,我们国家的电力装机是9亿多千瓦,水电装机两亿多千瓦,水电在电力结构当中的比例不到25%;从我们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程度来说,我们国家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是5.42亿千瓦,我们现在才两亿多千瓦,开发程度不足40%。我们的装机是人均不到1千瓦,和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相差很多,我们的人均用电量比日本和韩国就差得很多。从资源利用方式上来说,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就是要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水电,发达国家的水能资源开发率大概都在70%~80%,有的甚至超过90%,世界平均的水能资源开发率也是50%~60%,无论从我们国家电力装机的结构上看,还是从我们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的潜力上看,都是应该开发水电的。

  为什么说水电是可再生能源当中的主体呢?从我有限的知识来看,我们现在所说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水能,它的主体是水能。太阳能,能源的转换成本太高,能源回报率也就是全口径能源产出投入的比值太低。风电是间歇式能源,在电网当中它有一个要求,就是在电网当中风电的比例最好不超过10%。生物质能、地热和海洋能现在还不是很成规模。以目前的科技和经济水平,水电是技术最成熟、成本最经济、调度最灵活和能源回报率最高的。假设有一天科技发生一种革命,把巨大的太阳能很简单地就利用起来了,那个时候另当别论。而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发展水电是非常现实的选择。

  从水资源的角度看,朱军同志讲到了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是严重匮乏的,严重时空分布不均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就要兴修水利工程来调控它的时空分布,实现水资源的配置,是需要修建水库的。汪部长到水利部不久就提出“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概念,都是要把水资源从时空分布上进行优化配置。但是资源水利也好,可持续发展水利也好,这种资源配置一定有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它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修工程,不修工程这种调控是做不到的。从土地资源这个角度讲,我们国家有个18亿亩红线,我们用有限的18亿亩耕地养活13亿人口,并且18亿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50%。要想保障和扩大灌溉效果,没有水利工程是不行的。总之,从能源角度、水资源角度、土地资源角度、生产粮食的角度看,都需要兴修水利工程。

  作为水利工作者或者水电工作者,以前我对兴水利,除水害,特别对除害理解不是很深刻。今天非常感谢张秘书长,感谢我们这个片子的制作人,我对这个除害有了一个理解。我们兴修水利过程中,大坝是副产品,我们建坝本身不是为了减少地质灾害,这是我的理解。而是我们在兴修水利的时候必须要有坝,那个坝原来都说它可能会产生一些灾害,比方说引发地质灾害,搬迁移民,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现在我们明白了,我们在兴修水利水电的时候,我们采取的工程措施对这个区域地质的稳定,对于消能,对于减少地质灾害反而发挥了作用。

  刚才听清华大学王兆印教授讲在四川文家沟,他们的一个实验正好利用水电工程这种消能的模式,减少地质灾害。我们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时候,通过对局部的加固,使得这个区域稳定了;我们通过它的消能,又减轻了这个地方出现地质灾害的可能。因此我对除害有了新的理解,今天收获非常大。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角度看,水电的兴建是有利的,我们通过工程把害处减到最低。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就有弊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前一段时间也有报道:百座小水电站截断神农架河流。为此,我们和国家发改委共同组成调研组,到了神农架林区,走访了好多工程,访问了好多农户和电站业主,并和群众座谈、跟当地政府,湖北省政府交换了意见。我们了解到一个情况,神农架林区一共有88座电站。从时间概念上说,是建国六十几年建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建起来了;从空间概念上说,神农架林区也是一个行政区域,它有3千多平方公里,神农架的保护区是600多平方公里,神农架不等于保护区,就相当于北京不等于天安门。在6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当中又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里边没有一座电站,只是在它外围的实验区当中有6座电站(实验区是可以建电站的),这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当时神农架没有电,生活在那里的林区百姓没有电,小水电站的电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如果不是有了小水电当地不知道要多砍伐多少林木?所以才有现在神农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到了2000年,国家大电网才和神农架小水电连上,但电力供应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个地区的用电需求,成本也相对高一些,当地还需要小水电。这是一个作用。

  还有一个作用,原来神农架的老乡是烧木头的,有了电之后也进行了厨房的革命,不再烧木头了,这显然有利于环保和减排。

  但是确实也有个问题,有的地方确实断流了,这种断流和工程是有关系的,这一点确实要给予高度重视。但是这两者也不是绝对有关系,因为山区的河流本身就是季节性河流,到那个时候本身就断水。还有,沙砾层特别深,即使有水你也看不见,水在沙里流动着。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我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选择。像我这个年龄的人上学的时候都知道,社会主义好、蓝天、白云,没有污染,道路上我们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但是现在不同了。当时我们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了我们也不是蓝天白云了,路上车辆比行人还多,情况不一样了,不开发更多的电不行了。

  最近有个报道说,“4.5万座水电站霸道中国河流”。实际上这4.5万座水电站是一百年的时间里建成的。因为我们国家第一座水电站距现在已经有一百年的时间了,时间跨度是一百年。空间跨度是上万条河流。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上万条河流上,我们修了4万多座水电站,在历史上它发挥了作用。现在科学发展要求不一样了,我们怎么客观地来评价,客观地来解决,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我特别感谢媒体的朋友。作为生活在我们中国的一分子,芸芸众生,由于记者的报道我们才知道了很多知识:PM2.5,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氢氨,等等。如果没有媒体朋友,我们也不会少受侵害。媒体可以保护权益、加强监督,这是社会的进步。我们水电工作者同时我们也是环保的拥护者,也需要媒体的支持。今天我非常高兴得到一个新知识,我们在发展水电的同时,我们也在减轻或消除地质灾害。希望我们媒体的朋友对我们水电更加关注,加大宣传,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批评和监督,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地加以报道。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水电会迎来它的春天,会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它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