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明霞发表演讲
2010/10/30 11:58:15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本网讯)今天(10月30日),2010(第二届)中国能源企业论坛在京继续进行,上午进行能源企业专题对话,本网现场直播主题对话《低碳经济下水电机遇与挑战》。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明霞发表演讲。  
  宋明霞:昨天下午茶歇的时候,张秘书长给我出了一个题,其实我是一个外行,本来我是来恭听的。今天来了以后,两位顶级的专家还有王总讲了之后,给了我一个非常高端的普及,那么我就说,我作为一个局外人,站在局外谈一谈,如果两年前,我看中国水电,我觉得我可能会说,对生态有影响吧,移民安置有问题,投资收益的问题,因为就象当时一样,没有走进来,一定是道听途说的。其实真正了解还是从张秘书长开始,二是NGO组织,我听说了一个报道,当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张秘书长我们俩谈起来,马上约了一个二套总监,郭主任说我只有早晨有时间,7点多,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赶到梅地亚谈,随着后来比较深入的了解,我说现在对于中国水电企业来说真是,大家应该无论如何,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应该调动媒体的力量,哪怕来一个侧击战,都应该有所回应。但是现在时过境迁了,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好像阳光撒下来了,美好的局面开始了,我想下一步肯定是百舸争流的局面。但是我听了这些,我觉得还是要居安思危,我们把笑容都放在脸上的时候,我觉得还不是那个时候,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对中国的水利提出了很严峻的课题,那就是怎么加紧开创中国水电品牌建设的新格局,实现品牌突围。整个行业来说,历史这么久,知名度肯定很大,但是美誉度肯定不够,大家一提水电,老百姓的感觉是什么?所以美誉度是很低的,知名度很高。包括很著名的一些大的企业,高层来说可能大家觉得这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但是老百姓怎么认为呢?我觉得民间的这些东西,民间的这些沉淀什么时候能够消除?如果这个不能解决,从社会舆论上,总是疙疙瘩瘩的,如果这样的话,说不定有一天会有人出来一煽情,过去我们是开发过度的,可能有一天会拖累了经济发展,下一步是不是有无端的指责呢?所以怎么样树立好的形象引领舆论,能够塑造比较好的舆论环境,我认为是当务之急。
    接下来我就在想怎么突围呢?我记得03年我采访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主任,当时他说这些的时候,叫媒介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这句话成为中央提广告部的战略了,我们今天不谈广告,我们就谈新闻营销,其实要说现代企业,如果谁离了媒体,不和媒介发生关系,那么这样的企业挺难生存的,挺难壮大,媒介策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功与否,这些好的成功的企业,它的媒介策略基本上选择都是倾向于自成媒体,再加上补充媒体,而且它的计划性,像过往我们做的散蛋打鸟,恰恰有很大的误区,所以作为成功的企业他们基本都有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我所做的投入都是投资,都觉得把这个传播制胜作为强化的一个关键因素,重要的目的就是大优势品牌,累计厚重的品牌资产,所以我就认为,上一轮的发展,因为种种因素,我觉得失去了常规,这一轮无论如何应该抓住,那么怎么样用强势的传播拉动通路的建设?无论是高层,刚才说审批有问题,通路还有问题,那么在大众的通路上强势传播一定要打开通路,还有实现品牌突围。
    具体呢,我想从三个方面简单说说,第一,用哲学,其实产生误解,基本上就是因为不理解,了解不够,大家之其然,不知所以然,其实我在想,中国水电应该具备的品牌突围的坚实的基础,我们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人文上有深厚的内涵,有这么一批为中国水电孜孜以求的这么一批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站在传播的制高点上,通过媒介网络和社会的沟通,这样可以加深理解,怎么展示我们思想的厚度和思想的内涵,还有理想的情怀,我相信中国水电人这种情怀不差于其他行业,所以怎么创造打动,用实际行动带动中国水电品牌往前走后门。还有在传播艺术上,每个传播肯定都充满了科学家艺术。其实整个传播之道会充满了哲学,比如有些大品牌,知名度很大,为什么美誉度不高呢?有的可能板起脸孔说话,这样是阻碍沟通的,其中有一个人跟我讲过,他们在传播过程中,叫做娱乐之趣,从容之心。那就是方式问题,有时候有些问题你觉得是问题,你要刻意回避恰恰就适得其反了,那展开心扉才能创造感动,走向人的新。所以随着竞争的激烈,包括水电行业竞争的激烈,我相信市场的天平应该向品牌倾斜。
    第二个怎么从战略高度构建品牌优势。我跟神华接触比较多,包括铁道部,他们要占地,部领导沟通啊,可是因为铁路的大建设,还有舆论环境造得比较好,各个地方需要大发展了,怎么样大的区域发展,反而铁道部很主动了,他们显出了优势,我觉得整个大的扭转。所以说我就认为,从这个得到启发,一定程度上说,我们这个既定目标取决于这个战略资源的整合,因此还是回到一个媒介,强势品牌传播能够打开通路。
    第三,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表达。当时我记得李荣融主任有一个很著名的困惑,他说我就纳闷了,国企干不好也挨骂,干好怎么还挨骂?原因在于大家觉得国有企业太在商言商了,石油说涨节涨,跌就跌,阶梯电价,可能国企是有问题的,但是传播肯定也有问题,所以说是不是社会责任方面不够,或者沟通不够。其实社会对国企的理解,真的国企的定义是什么?除了在商言商之外,肯定有不记荣辱的这些东西在里面,这方面恰恰是不够的。
    回到最后,2010年开始,借鉴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水电拉开了大发展的序幕,品牌突围也掀起了新的篇章,其实挺令人欣慰的,我就想到了,是很欣慰,但是我呢,也有一些感慨,我想到了绘画,绘画不是讲画有三品吗,一品叫能品,就是一件见佳,还有妙品,还有神品。如果美在其中的话,耐人寻味,初看平平,终见妙尽,我觉得中国水电是终见妙尽,谢谢大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