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建设的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完善
2009/9/3 14:18:07    新闻来源:科学时报
水电建设与文物保护:
一个不断完善的进程
 
□本报记者 洪蔚
 
王风竹曾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多年来主要负责三峡工程湖北段文物保护工作,现在又正以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的身份主持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曾经的困惑与转机,使王风竹认识到,水电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兼顾,需要经历一个认识转变的过程,目前在我国,经历了三峡工程的实践与历练,这种转变正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风竹说,任何大型建设工程与工程涉及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都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从三峡工程看,一方面工程建设淹没了广大的地区,对这些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三峡工程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一个契机,在三峡工程前,对当地的文物的保护与调查相对分散、局部,随着三峡工程的启动,才开始对文物进行集中、系统的考古发掘、研究和保护。王风竹把三峡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是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的初始阶段。其中1958年与1960年,考古工作者曾先后两次,在长江三峡地区进行考古调查与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20世纪70年代初在葛洲坝工程中,主要是围绕坝区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湖北省宜昌和秭归县进行考古调查与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
 
第二阶段自1984年至1986年,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准备上马,三峡工程坝区开展施工准备工作,文物保护工作开始提上日程。工作的重点是在三峡工程的坝址所在的中堡岛等遗址上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第三阶段自1992年至今,是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阶段,也是三峡工程坝区、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实施阶段。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92年到1994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湖北省组织完成了三峡工程坝区的文物保护工作。
 
199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下,全国30余个文物考古、建筑、地学和人类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300余名科研人员,跋涉在三峡工程淹没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了历时两年多的大规模调查、试掘。
 
王风竹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站在保护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对三峡地区的文物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第一次系统地摸清了三峡工程库区文物资源的家底。”
 
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的文物点为1087处,王风竹说,这1087处文物,大体分为地下文物与地上文物,对723处地下文物,文物工作者进行了有组织的集中发掘,规划总发掘面积为170余万平方米。地面文物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地面建筑文物,对这类文物,采取了原样搬迁、异地复建的保护方法:对文物进行编号整理,并在选择相似的环境下,用原物进行重建。根据王风竹提供的数据,实施搬迁保护的地面文物共133项。另一种多为石刻类文物,对87项文物采用了原地保护的方式。采用原地保护的文物,特别是那些记载历史上水文变化的石刻,这种石刻一旦位置变动,其记录价值就会有所丧失,同时这类文物又不易因蓄水而毁坏,王风竹介绍说,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详细记录之后,将其留在了原地。
 
“有些水电工程,大概也就一二百年的寿命。”王风竹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水电工程也有一天会不再继续使用,那时,这些石刻会再次浮出水面,仍然具有历史见证作用”。
 
三峡库区文物发掘抢救工作,被王风竹称为“大抢救”。这是我国第一次对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过17年的工作,“我们对三峡的认识一天天深入,我们对三峡历史的认知一天天清晰,我们对三峡文化的解读一天天全面和系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在文化上鲜活而全新的三峡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对三峡地区地下古文化遗址的系统发掘和研究,填补了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也必将在全新的视角下建立和完善整个峡江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
 
然而,三峡的文物保护工作,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有不少坎坷和挫折。在王风竹看来,1992年到1996年间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就代表了这其中的坎坷。他说,三峡工程这种跨省区、跨领域的工程部门与文物部门的协作,工程与文物兼顾的大行动,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因此其中的磨合、理解,也是相当痛苦和漫长的。1997年后,当双方从这种磨合中走出来时,水电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始进入了更科学化、理性化的新阶段。
 
“双方从论战到认同,一方面归功于文物部门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王风竹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工程部门对文物保护认识水平的提升。”
 
最近,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作为工程部门,在提出“后三峡问题”时,主动提出了三峡工程后续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同时,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也为这种认识的提升提供了物质保障。从1996年到2000年,几个部门可能会为十几个亿的经费分配而争论不休,如今,包括文物、生态、地质灾害治理、水资源等“软”性指标的三峡后期建设,就涉及大约1200个亿的经费。
 
正在主持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王风竹认为,经历了三峡工程的磨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得相对比较顺利。国家采取批复“控制性项目”的办法,对工程涉及的重要、可能影响工期的文物保护项目,在工程开展前先批复、先拨款进行文物保护,已经有两批,先后有26项。为了避免以往有过的工期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王风竹说,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在工程项目立项阶段,甚至在立项前的可研阶段,文物保护工作就应该先期介入进行调查、评估。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输水渠线路长,途经的河南、河北等地又多有历史文物,特别是古墓葬,文物部门通过先期调研,在抢救文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国宝级文物,工程规划也根据文物部门的建议,对输水渠的途径进行了修改,为国宝级文物让开了道路。
 
王风竹认为,这些都是我国在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协调与兼顾中取得的进步。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这种协调与兼顾也将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完善。
 
《科学时报》 (2009-9-3 A2 国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