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专访“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陈厚群:60载追梦不止,将忠诚铸在祖国的高坝大库
2021/3/29 7:04:54    新闻来源:中国科协

他潜心研究防范地震重大风险60余载,其成果保障了我国水库大坝的安全;他主编了首部水工抗震国家标准,让我国大坝抗震研究设计从零起步直至引领世界;他带领团队建成了国际先进的实验平台,被誉为“世界最佳坝工抗震试验设备”;他始终保持着一名抗震老兵的本色,总是第一时间奔赴震险现场,为国家抗震救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年逾八旬担纲“大国重器”专家组长,继续为工程安全和水安全呕心沥血。他说:“祖国富强是我追梦人生的夙愿”。

陈厚群在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水科院”),有一位89岁的“上班族”。这位以耄耋之年仍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水工抗震老兵”,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原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退休多年仍担任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和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之职的陈厚群。因在水工抗震研究领域的杰出表现和卓越贡献,他被评为“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经中国科协推荐,记者日前书面采访了这位已退休多年,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老共产党员。从他的文字记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在新中国培育下的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看到了在祖国从百年贫弱饱受欺凌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巨大转折中,一介学子的追梦人生。

满怀报国初心,献身水利水电

陈厚群1932年5月出生于江苏无锡,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颠沛流离的逃难中度过的。1937年他5岁时刚上小学几天,无锡就遭到日军飞机猛烈轰炸,学校被迫停学,开始在无锡乡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39年逃难到上海租界定居后,他开始重上小学了。然而1942年上海租界沦陷,他亲眼目睹和经历了沦陷区人民遭受的欺凌和屈辱。回顾那段心酸的历史,陈厚群说,“逃亡的苦难和对日寇的仇恨,在我幼小的心灵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迎来了抗战胜利的喜悦。但目睹了国民党政府腐败、官员贪婪、通货膨涨、经济凋零、民不聊生的现实,陈厚群不禁感叹:“何时能有一个安定强大的祖国”。

直到新中国成立,看到处都呈现出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这令陈厚群无比兴奋和激动,由此“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和向住、无比热爱和兴奋”。

1950年,陈厚群参加高考,分别被上海交大电机系和清华大学土木系录取。母亲希望他进入上海交大,而他却说服母亲,北上进了清华大学。因为他觉得“北方解放早,更容易进步”。

“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系,诸多清华名师的声望造诣和前辈学子的学术成就,早就令我神往。”陈厚群说,他能跻身于这个中外闻名的学术殿堂倍感珍惜。“记得当年听了钱正英同志的治淮报告,使我更深刻理解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治淮战线的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

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陈厚群在勤奋学习的同时,努力追求思想进步,并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1950年1月8日,他成为当年入学新生中被首批发展的共青团员。

1952年陈厚群被公派至莫斯科动力学院水电系留学,成为新中国早期留学生。令他难忘的是,出国前在中南海受到了刘少奇同志的接见。“他勉励我们作为新中国培育的知识分子,肩负着回国后建设新中国的重任,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坚决完成任务。”

当时,在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水电建设成为了热门专业,这更激发了陈厚群献身水利水电事业的决心。他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努力提高思想觉悟,积极要求入党。1956年11月17日,他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成为留苏学生中第一批党员。从此,“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成了他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1957年11月17日,恰恰是陈厚群作为预备党员转正的那天,他有幸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这亲切的关怀、殷切的期望,更加坚定了他毕业后投身祖国建设、科技报国的初心。

1958年,陈厚群以全优成绩毕业,带着“绝不能辜负国家和人民培养”的使命感,婉谢了导师的挽留,回国投身建设并主动申请到桓仁水电站锻炼。

感恩良师引领,建功高坝大库

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高坝大库也被称为“国之重器”。陈厚群解释说,“居世界首位的水能资源的充分开发等国情的迫切需求,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高坝大库建设,在防洪、发电、供水、粮食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我国80%的水能资源位于西部山区,而82%的强震都发生在西部。因此,我国水电工程的高坝大库建设必须面对抗震安全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口密集,当今经济发展迅速,而高坝大库特别是流域梯级开发中作为龙头水库的高坝,万一溃坝失事后果不堪设想。

“确保作为国之重器的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高坝大库抗震安全,是国家重大需求,其科研成果无疑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陈厚群说,在我国最早觉察到大坝抗震安全研究重要性的,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黄文熙先生。

1959年广东省河源县新丰江水库蓄水后,频繁发生地震,国家决定对大坝进行抗震加固。黄文熙指定要陈厚群负责筹建水工抗震研究组,并立即开展新丰江大坝的抗震加固研究。“从此,我就和水工抗震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初,陈厚群对大坝抗震知之甚少,黄文熙不仅鼓励他要刻苦学习,迎难而上,而且在研究思路上给予引导,还亲临实验室具体指导,帮助解决问题,把他试招的研究生放到陈厚群的组里,并带领陈厚群研究组参加中科院水工抗震规范研讨会……

在此后的岁月里,陈厚群成了黄文熙的“重点培养对象”,得到了热情的指导和细心的教诲。“使我一直都深受教益。”陈厚群感慨道:“师恩难忘!”

在黄文熙先生关心和指导下,陈厚群在水工抗震科研逐步入门和成长。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并作为主要骨干完成了刘家峡、新丰江、枫树坝、白山、二滩、东江、小浪底、拉西瓦、小湾、三峡、溪洛渡等许多大型工程的结构抗震研究,为解决重大工程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鉴于重大工程抗震问题的复杂性,他注重分析计算的试验和实测检验。

历经60多年探索,陈厚群创建了国内外唯一集理论、分析和设计为一体的高坝抗震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主持“300m级高拱坝抗震技术问题”等一系列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水工结构抗震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多项领先成果,攻克了一大批水工抗震世界级难题,为国家能源、水资源和高坝大库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厚群(右二)与国际知名学者Clough教授等在中美合作大坝抗震试验工地

为突破我国地震研究能力的“瓶颈”,1980起,他带领团队建置中国第一座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历时7年建成,并先后为三峡工程、秦山核电和大型油罐、北京电视塔等重大工程的结构和设备进行了抗震验证。美国国家科委专著评价其为“世界最佳坝工抗震试验设备”。1990年,结构振动实验室被中科院纳入开放研究实验室,实现跨地区和行业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区所有大坝经受住了强震考验,紫坪铺等4座高度超过100m的大坝主体巍然屹立,充分验证抗震设计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研究成果从跟跑、并跑到引领世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水库大坝抗震安全研究和设计。同年,作为国务院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成员,在深入调研分析基础上,科学阐明汶川地震与紫坪铺蓄水、三峡蓄水无关。

2018年,陈厚群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并行“云计算”大坝抗震分析软件,获水利水电行业唯一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天河应用创新优秀奖”。

为填补我国水工抗震设计空白,陈厚群担任主编用时5年制订出我国第一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被高坝抗震设计者奉为“宝典”。2011年起,他再次担纲,历时7年将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成为唯一由科研单位主编的水利水电行业设计规范。

追梦人生新征程,老骥伏枥更奋蹄

1995年,63岁的陈厚群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本以为自己的科研生涯行将终止的他,从此开启了追梦人生路上一段新的征程。对于如此崇高的荣誉,他滿怀感恩之情,也更感到责任之重。“我深知自己虽已是花甲之年,但当选之日就是一个新起点,决心再接再厉、以不辱使命,不负厚望。”

当选院士这25年里,陈厚群受命重新组建中国水科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先后负责“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工程院的重点科研项目。依托这一系列项目和众多工程项目的支持,他带领团队与协作单位共同努力,使中国高坝抗震研究水平从与国际同行“并跑”冲到“敢为人先”的新高度。

这期间,陈厚群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的技术科学奖、中国工程院的光华工程科技奖、国际大坝委员会的终身成就奖以及中国地震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授予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迄今他获得的30多项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中,有2/3都是在当选院士后取得的。他说,“当选院士后的25年,是我在业务上长进最快、在工作取得成果最多的时期。”

2011年,陈厚群接受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荣誉奖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2011年,79岁的陈厚群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

自挑起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的重任以来,他带领专家团队遍访工程现场50余次,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技术指导,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高质量建设,保证了一泓清水向北流。

“能亲身参与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十分荣幸。”陈厚群说。也就在这一年,他荣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荣誉奖。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2012年,80岁高龄的陈厚群出任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他数十次带领专家组深入工程现场,提出数百条建议,保障三峡工程安全高效建设与运行,其中仅三峡升船机的抗震设计等级一项建议,就为国家节省十几亿元。

“这是一个质量总体优良、工程综合效益非常显著的工程,全体参建人员从上到下齐心合力、精益求精,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陈厚群自豪地说道,三峡工程是世界一流的、彪炳千秋的工程。

2020年,陈厚群除了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的相关工作外,还做了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针对高坝抗震问题,他在中美合办的英文版《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上发表文章表明观点,挑战国际上若干权威性的理念和方法。此外,针对我国现行重力坝、拱坝规范中在分项系数的概念和取值上不一致问题,他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相关问题得以解决。

践行科学家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对于“成功”这个话题,陈厚群认为,自己没有“诀窍”,只有信念,他简要归纳为:“爱国是动力,敬业是前提,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团队是依托”。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人谦逊、注重团队”。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陈厚群说,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科学家精神”的讲话,倍感亲切、备受鼓舞。让他认识到,践行科学家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陈厚群认为,为了践行科学家精神,每个科技工作者都应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培育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情怀。既要有理论创新的勇气,又要有尊重科学的态度。开展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学会在知识边界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念。要将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当选为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陈厚群颇为感慨。他认为,“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活动是党和国家对广大科技工作者亲切的关爱、鼓励和殷切的厚望和要求。“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美”是相对的,是动态的,是发展的。他表示“'美'没有止境,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所以我还会要求自己尽心尽力做得更好。”

“耄耋之年获此殊荣,激动感恩之余,仍存有'老年自知夕阳晚、无需扬鞭自奋蹄'的心情”。陈厚群期盼在有生之年,能更好践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年轻一代添砖加瓦”。如今,在他的引领下,中国水科院培养了一大批水工抗震科技人才。

对于未来,陈厚群表示,“作为一个老党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求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随党龄的增长而更加坚强;作为一个资深院士,坚守院士终身荣誉称号的操守;作为一个奋斗不止的老战士,期盼与老伴相知相助,持续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在有生之年,为追梦人生竭尽绵薄余力。”

“从年轻到现在,我一直渴望我们的祖国能成为一个被平等对待,不再受欺凌压迫的富强国家。”陈厚群说,这是他追梦人生的夙愿,他对祖国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采访陈厚群院士让记者深深感到,他60余载矢志不渝,坚定不移,为实现“建设一个伟大强盛的祖国”的夙愿而“努力全心全意为党的科技事业作奉献”;他60余载追梦不止,探索不息,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铸进了祖国的江河湖泊、高坝大库。(齐殿斌)

人物简介1932年5月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我国水工抗震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享誉中外的水工抗震专家。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和主席团成员,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水利系统特等劳模、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采访手记考虑到近期疫情,2021年1月7日,记者给陈厚群院士发短信,希望对他进行电话采访。他很快回复说:“由于我听觉老化,不便电话采访,祈请见谅。”他接着说,“能否将采访提纲发至我邮箱,我尽快以书面方式回答。”我表示,“特别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您可以慢慢写,不要太辛苦了!”仅仅几天时间,他就让助手发来了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院办审核的万余字“答记者问”,对记者提出的六个问题回答非常详尽,这让记者非常感动。在那日中央电视台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晚会上记者看到,陈厚群院士一头银发、身型高瘦、步履稳健,谦和而儒雅……记者虽然遗憾没能面对面采访这位耄耋老人,但从他对记者的及时回复,如此快速地撰写出万余字的“答记者问”以及在发布晚会上的获奖感言,让记者不由得肃然而生敬意。不论是在科研领域的卓越贡献,还是耄耋之年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论是追逐祖国富强的人生梦想,还是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务实态度,他都不愧为“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来源:《中华英才》杂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