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三峡新能源总经理揭开“水电航母”的新能源布局
2011/11/25 9:08:47    新闻来源:每周能源观察
  以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为战略目标的三峡集团,明确提出积极开发风电等新能源,并将风电产业培育成三峡集团第二支柱产业。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产业的实施主体,同时作为国内最早进入风电领域的中央企业之一,三峡新能源近年来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机遇,以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开发与运营为主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加快风电场开发步伐,加大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力度,着力推进风能产业链建设,在风电场开发和风电装备制造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基础和优势。按照三峡集团发展战略,到2020年,三峡新能源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2000万千瓦。同时,三峡新能源积极探索风、光、水、蓄互补的电源开发结构,密切跟踪太阳能技术进步与市场发展,精心打造三峡新能源品牌并致力发展   成为国际一流的新能源公司。

  作为三峡集团的重要子公司,三峡新能源不仅肩负着三峡集团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投资、开发和运营的重任,同时承载着三峡集团谋求战略转型和市场化发展的历史使命。两年来,低调务实的三峡新能源做了什么?精心打造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在国内众多新能源“强手”中,三峡新能源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三峡新能源公司总经理樊建军。

  《每周能源观察》:近年来,中国风电发生了巨变。目前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45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国内各大能源集团都瞄准新能源发展并持续推进各自业务,三峡新能源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明确自身定位?

  樊建军:为着眼未来,抢抓机遇,2010年初,三峡集团提出立足水电,推动战略转型。大家知道,水电、风电等属于可再生能源范畴,在开发水电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我们既有优势,也有责任。

  同时,作为国内最早进入风电领域的中央企业之一,三峡新能源在1999年就以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了风机主要零部件制造领域,并成为了金风科技的最大权益股东。2005年起,三峡新能源开始进军风电场开发,发挥产业链优势,初步形成“投资、建设、运营”的发展格局。自2006年三峡新能源第一座风电场———吉林白城风电场一期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后,三峡新能源风电投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加快在全国范围内的投资布局。近年来,三峡新能源加大了在风机整机及其主要零部件制造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并取得良好业绩,截至目前,三峡新能源产业资产总额达到130多亿元,所有者权益80多亿元。

  所以,我们的市场定位很明确,就是充分利用三峡品牌优势和集团内部资源,运用新能源领域投资开发的丰富经验,按照风电产业“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以风电场建设为龙头,积极发展风电制造业和风电服务业,充分发挥产业链竞争优势,集聚差异化和成本竞争优势,努力把三峡新能源发展成为集风、光、水蓄等开发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新能源公司。

  《每周能源观察》:国内新能源企业风电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又面临着同样的内外部约束条件。面对这些问题,三峡新能源是如何应对的?有何体会?

  樊建军: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外部如何降低风险,内部如何处理好速度、规模、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规模效益,又要做出精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直以来是困扰国内风电发展的主要瓶颈。三峡新能源坚持以创新发展模式努力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形势。

  由于早期涉足风机关键设备制造业的股权投资,使三峡新能源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实体+股权投资”风电开发模式。三峡新能源作为最大股东权益人的金风科技2007年12月实现A股上市,2010年10月又实现H股上市。目前,三峡新能源通过控股包头风电、西安风电,参股中材叶片,已经形成了包括叶片、反向平衡法兰、塔筒基础和大型电机结构件在内的兆瓦级风电配套加工产业链。通过规范有效的股权投资,结合总结提炼的一系列针对国内区域风电资源综合开发管控体系,加上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悉心组织实施,使得三峡新能源在成本控制和关键设备技术研发和质量管控方面具备了基础条件。

  《每周能源观察》:您所指的风电开发综合管理、控制、运行体系,跟公司一直倡   导和打造的差异化和成本竞争等核心优势之间是什么关系?

  樊建军:三峡新能源的发展路径有别于国内其他风电开发运营商,我们针对国内外风电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了一整套符合三峡新能源发展的科学规范管控体系。合理的管控体系以及在风电场开发建设运营过程中不断的加以完善,确保了差异化竞争和成本控制等核心优势的体现。

  这项工作主要分五个方面:一是加大风电场开发前期工作力度,结合地方实际,提升风资源开发质量,实现风电上网和电网结构改善的互惠互利。目前,三峡集团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已参与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开发,为进一步储备当地的优质风资源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实施以成本指标倒逼机制为主的精细化管理。风电企业的发展,质量、效益是根本。建立风电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把目标细化为指标,全方位根据指标变化动态控制,目前公司很多风电开发项目的指标与国内同期同规模项目相比均位居前列。三是创新风电项目开发管理模式。整合各地勘测设计资源,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理念,与很多省市水电勘测规划院、设计院,开展风电项目整体EPC模式。公司严格控制内部收益率、质量、技术标准等重要指标,创新项目开发管控模式。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将制造业落地捆   绑开发,如在宁夏吴忠捐赠建立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解决当地政府最关注的问题,既促进产业项目开发,也充分履行了央企的社会责任。五是编制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的“三峡标准”。“三峡标准”是集团公司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累积的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精华,三峡新能源根据风电场建设工程项目前、中、后期各项管控标准,围绕规避投资风险、提升设备可靠性、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不断滚动修编风电工程投资管理标准,将“三峡标准”延伸到新能源领域。

  《每周能源观察》:针对风电发展出台的18项大型风电场并网标准已经于11月1日正式实施,三峡新能源未来将如何进一步适应发展步伐?企业战略上将做何考量?

  樊建军:这是国家加快风电标准化建设,建立先进风电标准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无论何种标准,必须要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三峡新能源制订的各项技术标准将全力满足大型风电场并网标准的要求。

  我认为,此次出台的标准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在重视解决电源侧问题的同时,下一步应重视网侧方面问题的协调,并建立相应的检测、认证体系。单纯的“急刹车”容易造成整个风电产业面临“冬季寒流”。由此可见,这不是政策出台的最终目的。

  随着标准的实施,以往风电发展过程中重建设、重规模,轻质量、轻管理问题,必将逐步得到根本性改观。新能源产业未来   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三峡新能源将坚持风光水蓄互补的一体化推进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管控体系,为建设国际一流新能源公司的目标努力。

  目前,三峡新能源在内蒙、新疆、甘肃、青海、云南以及东北等地区储备可开发的风资源近3000万千瓦。预计2011年年底,三峡新能源风电在建和投产规模将达到160~180万千瓦。按照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三峡新能源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800万千瓦,2020年将突破2000万千瓦。

  三峡工程承载着全国人民的重托。

  三峡新能源同样也担负着树立三峡形象、维护三峡信誉、做强三峡品牌的重任。我们唯有慎之又慎,做好做实,依靠质量出精品,效益保一流的硬功夫,回报国家和社会。 (记者 段贵恒 李立新)

  链接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前身是直属于水利部的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1998年11月与水利部脱钩交中央管理。200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并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10年6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