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老院士林皋:一年之内六赴灾区查大坝安全
2009/5/13 7:59:46    新闻来源:大连日报


林皋院士在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交流会讲座

  崎岖的山间公路,因为地震的影响愈发坎坷。79岁的林皋院士透过车窗遥遥望见前方峡谷里的水电站大坝。他的心情就像这起伏的山路——急切得恨不得一步奔到大坝下,看到它安然无恙;又有些许紧张,毕竟这是百年不遇的大地震,这些大坝抗得住吗?

  2008年6月的四川,天气已经很热。虽然车厢里开着空调,可林皋的心却随着越来越靠近的大坝而再一次沸腾。在过去的几天里,这样的感觉已经有好几次——尽管最终的结果总是让他很欣慰。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水电工程专家评估大渡河流域水电设施震后状况,作为我国大坝抗震学科的开拓者,林皋在“必须请到”的名单里。连日来,专家们沿着大渡河,一个一个大坝地考察。这些大坝往往修在群山峻岭间,时间紧,任务重,专家们既要完成细致的科考,还要战胜炎热的天气、颠簸的道路和紧张的行程。

  对于这些困难,79岁的林皋倒显得格外从容——这已经是他不到两个月里第二次到灾区了。震后仅几天,林皋就参加了水利部专家组,入川评估紫坪埔大坝主体安全性。在雨季到来后,这个坝的安全将直接影响到成都等地上千万人的安危。“作为中国的大坝抗震研究工作者,我感到非常自豪。紫坪埔大坝是世界上唯一经受了这么大地震考验的面板堆石坝。这说明,我们中国的大坝抗震水平是世界领先的。”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80岁的老人仍然兴奋得手舞足蹈。

  从紫坪埔到大渡河再到金沙江……从震后仅仅几天直至今天,林皋院士一直在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忙碌着。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位79岁的老院士已6赴灾区,先后参加水利部、国家电力总公司、中科院、国家地震学会等部门组织的灾害评估、重建研讨、抗震研究等活动,完成《大坝抗震性能与抗震设计》、《土石坝抗震的发展现状与评述》等7篇万余字重要学术论文。林皋在所有参加上述活动的科学家里是最年长者,同时也是参加了所有上述活动的唯一一位专家。

  “我必须亲自去看一看,一方面这是我的责任,另一方面这也是我能够为灾区人民做的一点事。”2009年5月5日,在刚刚搬入的新办公室,林皋告诉记者,他马上又要去四川了,这次是参加“5·12”地震一周年国家地震学会组织的学术报告会。“还是一个人去,这样既能掌握第一手材料,也不耽误别人的工作。”林皋说。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和他的助手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工作,“受地震影响的水坝有35,600多座,其中2473座发生震害。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由于还没来得及布置,林皋的新办公室显得空空荡荡。但宽大的写字台、茶几甚至沙发扶手上却堆满了书籍、资料。而最上面的那几篇都是关于汶川地震后水坝抗震研究的。姜云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